服务热线:
0536-3162558
网址 :www.taishebei.cn

“外科植入物用钛及钛合金设备加工材料国家标准”(GB/T13810-1992)于1992年首次发布。这说明我国已经开始了医疗器械用钛合金原料的专业化生产。
但是,20年后的今天,虽然国家标准已经修订了两次,但我们只能生产纯钛(中国品牌TA1-TA4,美国对应品牌GR1-GR4),Ti6Al4V(中国品牌TC4,美国对应品牌GR5或Ti64),Ti6Al7NB(中国品牌TC20)三种钛合金材料,没有β钛铝国家标准中包含的LOY。
截止现在,纯钛和Ti6Al4V钛合金设备仍然其销售额占全球生物医用钛合金市场的85%以上。
我国外科植入物用钛及钛合金设备加工材料主要涉及板材(厚度0.8~25 mm)、棒材和线材(直径1~90 mm)。供应状态可以是冷轧、热加工和退火.添加了延迟和条。
虽然我国国家标准明确规定,Ti6Al4V钛合金的组织额定值类型应符合A1~A9的a≤b双相组织,但国内钛材料供应时多为粗大的A3~A5级组织,质量稳定性差。
而从美国进口的钛的显微组织可以达到细小结晶的A1~A3组织,其中直径小于15 mm的小尺寸棒材可以达到A1级(等轴a、b相晶粒尺寸小于10μm),因此具有优良的强韧性、耐蚀性和机械切削性能。
这就需要大量进口国外高质量的Ti6Al4V钛合金材料,用于加工人工关节、牙种植体、脊柱内固定系统等高端医疗设备产品。
然而,国内医用钛材主要适用于国内低端医疗器械产品,如骨板、骨螺钉等。
2008年,我国海绵钛和钛材料产量分别居世界第一和第二位,钛材消费量居世界第二位,成为继俄罗斯、美国和日本之后最大的钛工业国家,其中美国居首位。俄罗斯的钛消费主要用于国防和军事,而中国和日本主要用于工业和民用。